熊猫不仅是我国的国宝,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文化符号。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着全世界人民喜爱,可谓是动物界“超人气顶流”的存在。
近期,租给韩国的大熊猫福宝结束租期回到祖国,外国网络上再次讨论起了熊猫的话题,此时印度网友却不服气地说道:“印度一直没租到熊猫,我们都开始自己生产熊猫了!”
在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,动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必威。早在明永乐年间,郑和远航时,就曾将大量的“麒麟”(长颈鹿)从非洲运送回来,史称“麒麟外交”。
但其实动物外交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武则天时期。据史料记载,公元685年,武则天就派出一队宫廷侍卫,带着两个披红戴花的笼子,跟随遣唐使远渡重洋前往日本。
而两个大笼子里就装的是送给日本天皇的两只“白熊”以及几十张皮毛必威,当时的“白熊”其实就是现在的大熊猫。
千年以后,大熊猫再次成为重要外交手段,重新登上国际的舞台。1941年,为感谢美国对中国难民的帮助,宋氏姐妹便赠送了一对大熊猫给美国。
自此中国正式开启了熊猫外交的时期,新中国成立后,熊猫更是成为表现中国诚意的“重礼”。
1972年尼克松携夫人访华,向中国赠送了两只美国的麝牛,为表感谢,周总理也表示将会把一对大熊猫赠送给美国做回礼。
当期的《》详细记录了这一过程,并写道:“……尼克松夫人非常喜欢这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。”
这两只大熊猫也成功俘获了美国人民的“芳心”,掀起了一场“熊猫热”。此后的10年,中国陆续向日本、苏联、法国等九个国家赠送了熊猫,熊猫外交达到最高峰。
1982年,由于大熊猫生存环境的恶化必威,中国宣布不再赠送大熊猫,但可以“租借”和“合作研究”。
“熊猫外交”由“纯政治性”的礼物转变为国家间的合作研究,尽管在形式上已发生改变,但拉近关系、增加话题的外交目标,始终是以大熊猫为中心。
时至今日,中国已经和海外多个国家建立了大熊猫合作研究关系,在大熊猫的“出访”下,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加立体生动,熊猫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交往的桥梁。
先说说离我国最近的日本,自从197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,中国就将一对可爱的熊猫赠送给了日本。
两只熊猫来到日本后,日本方面高度重视,甚至熊猫一进入日本领空,日本就派出了一编队的战斗机来为熊猫保驾护航。
将两只熊猫安置在东京上野动物园后,熊猫成为了日本民众最喜欢的动物,时至今日依然熊猫热潮还在席卷着日本社会,有许多人凌晨就来到动物园排队看熊猫。
既然日本人那么喜欢熊猫,给熊猫的待遇自然不会差。出生在日本的熊猫“香香”吃的是最好的竹子,住的是园区最好的场地,当香香回国时,有许多日本人当场泪洒动物园。
而英国为了租借熊猫,与中国签署了26亿英镑的交易,这些交易包括鲑鱼,汽车以及可再生产业。
法国为了租借熊猫,向中国申请了七年,还与中国签订了一份200亿欧元的合同,让法企业向中国供应氧化铀,并在中国建立一座铀矿处理厂。
而荷兰更是对租借来的大熊猫百依百顺,不仅花费五千万建造熊猫场馆,而且由于气候无法种植竹子,他们每年花700亿欧元从中国空运来新鲜的竹子供熊猫食用。
反观印度,除了动动嘴皮子之外什么都没有干,虽然向中国申请了40次租借熊猫,但是却不具备饲养熊猫的环境,也不怪中国不把熊猫租给他们。
对于中国的拒绝,不服气的印度人开始大量制造熊猫的“平替”,那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?
为了模拟熊猫黑白相间的样子,印度人就在小猫小狗身上涂上颜料,试图模拟出熊猫。如果说猫狗都是毛茸茸的,和熊猫还有些相似之处,那他们接下来的操作就让人看傻了眼。
涂好了颜色之后,印度人还是觉得不怎么像,主要是体型太小了,于是他们又拿着颜料往大象身上涂,搞得大象都无语了。
拿到了颜料之后的印度人越发“癫狂”,看得见的动物都被他们涂成了黑白色,甚至连鳄鱼他们都不放过,请问鳄鱼和熊猫有什么相似之处吗?
然而由于印度民众不熟悉熊猫的真实样貌,还真的有人被他们骗到,信誓旦旦地指“大象”或“鳄鱼”为熊猫。
其实中国不愿意将熊猫租借给印度,也并不是因为什么“新仇旧恨”,而是印度实在不符合熊猫生活的条件。
熊猫的自然栖息环境在两千米海拔以上的竹林中,温度最好低于20℃,而印度夏季气温甚至可以超过45℃,熊猫在这种高温环境中无法生存。
况且今年印度高温天气更加极端,还时不时停水停电,因中暑导致居民死亡的新闻层出不穷。一个连本国人都保护不好的地方,中国又怎么可能会借给他们大熊猫呢?
印度如果真心想要租借大熊猫,就必须增强基建,保障好熊猫的生活环境,或许未来真的能借到一只熊猫也说不定。
熊猫是我国的国宝,想要租借必须经过严格的考量。印度要想成功租借熊猫,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进和提升,这不仅是对熊猫的负责,也是对两国友好交流的重视。
只有当印度真正具备了完善的条件,能够为熊猫提供舒适、安全、健康的生活环境时,租借熊猫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。